來美國讀復健諮商已經邁入第四年了,老實說還真不知道復健諮商到底是在幹什麼。雖然當初申請的是復健諮商,但是因為跟學校諮商同一個組,根本在沒有實習前,大多數的課都是跟學校諮商一起上。

 

今天開始,我在一個頗負盛名的心理疾患的復健諮商機構實習,一大早就跟一位復健諮商師出門去接個案-這就是復健諮商跟心理諮商的不同,心理諮商師跟個案永遠都得在一個被嚴密規範的關係裡工作,不論是空間或者工作內容,但是復健諮商師卻是海闊天空,只要是對個案融入社區以及生涯發展有幫助的事情,幾乎樣樣都要幹。像這個機構,所有的實習生和工作人員不僅要協助個案確定目標、尋找工作、通過面試,個別指導個案成功地保住工作,還得要自備交通工具,違規點數不超過兩點,因為身心障礙個案往往沒有車代步,在美國可說是寸步難行,所以接送個案面試與上下班也是諮商師的工作之一,復健諮商師得要十分懂得靈活變通,要會打掃、洗車,還要跟各行各業的雇主建立良好的關係,一旦一個個案放棄某個工作,還要說服雇主再接受其他個案。

 

若是精神病患都得到良好的安置,不只是他們得到應有的尊重,他們的家人也可以安心很多,所以實在是了不起的工作。但是在社會上實行上卻有他的難題,出國以前,我以為只有在台灣復健諮商是一門還沒有被確認專業的工作,在美國其實也是,甚至還開始萎縮,原先設定是碩士層級的學位,漸漸地有學校關掉碩士學程改開大學學程,並非這門學問不專業,而是大多數的社區福利機構都很窮,根本無法負擔聘僱碩士級的員工,就算唸完碩士,薪水也比同樣是碩士的學校諮商師少了很多。其實復健諮商師需要非常多的專業能力,不僅必須具備心理諮商技巧,更需要瞭解身心障礙的醫學、心理、社會層面,還要有正向的人格跟MBA的商業頭腦。但是,很遺憾的是,最弱勢的人往往最欠缺資源,因此服務越弱勢的人,所能得到的薪資回饋就越少。復健諮商師的個案很多都是長期失業的慢性精神病患,因此挑戰很大,而這個機構是強調個案的自由選擇權,因此只要個案願意,服務永無終止期限,也不強迫個案接受工作,所以更加辛苦,但是,他們卻得被用個案的就業率來評估工作成效,實在非常難為。

 

像這樣的工作要做得長久,以目前的現實來看,只能靠「大悲心起」了,不過,我覺得台灣的最大好處就是地方小,觀念傳動快速,人們關係緊密,精神照顧體系應該會比資本主義跟個人主義盛行的美國要發展得更好才是。

 

我這樣相信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a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