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my%20Tsutomu%20Mirikitani_86.jpg

 

老人與貓(The Cats of Mirikitani)是一部紀錄片。

 

紐約街頭,一個以賣畫維生的日本老人,露宿街頭,但不接受施捨。老先生沒有任何證件,看似瘋癲,雖然他說他生於加州,是美國公民,但卻提不出證明,也拒絕社工的協助,誰會相信他呢?

 

經常與他閒聊的住在對街的女導演琳達(Linda Hattendorf),在九一一後,將獨自在煙塵中咳嗽的老先生接回家,她為老先生申請社會福利和居所,對於老人的看似錯亂斷裂的回憶,她卻認真對待,開始與老先生一起拼湊他的過去,逐一證實老先生所言皆真:他是日裔美人,到加州來探親時正值二次大戰,他被迫放棄簽署放棄美國籍的文件,被關進了集中營,在集中營裡,跟著他哥哥哥哥地叫,索討日本貓畫像的小男孩後來死於集中營,於是他終其一生都不斷夢見小男孩,不斷畫貓,也畫戰爭。他對美國失望憤怒,同時也認定自己已喪失美國國籍,最後在紐約輾轉流離。

 

琳達透過種種管道,不僅發現老人的美國國籍並未喪失,並且還找到他僅存的家人。一位與老人同姓的日裔作家引起他們的注意,由於老人堅稱在日本他們家族姓氏極特別,此人必定是他的親屬,琳達寫信求證,結果果然證明該作家是他的表親之女,同時也發現他八十六的姊姊不僅尚在人世,且居住在西雅圖。

 

結局是歡喜的,老先生申請到社安卡,在老人機構教畫,實現他多年的夢想。同時擁有一間自己的公寓及救濟金,也回到集中營地去祭拜討畫的小男孩,並與家人重聚,六十年悠悠過去了.....

 

這部電影有些地方打動我。

 

第一是從一個助人工作者的觀點來看女導演琳達。我是來到美國才開始改讀復健諮商的,復健諮商師跟心理諮商師其實極為不同,復健諮商服務對象是身心障礙人士,社經背景往往較為不利,通常都需要提供五花八門的服務,在美國這交通不便的地方,甚至接送上下班也只是復健諮商師工作的其中一部份而已。我還記得我實習時,第一次得要送個案回家時,想到個案要坐我的車,心裡著實抗拒,由於許多個案都是有衛生問題或攻擊性的中重度精神障礙者。在我所工作的機構裡,新的工作人員在面試時,總是會先被問這個問題,你願意讓搭載個案嗎?

 

而本片導演琳達,竟然在沒有任何義務的情況下,只是因為同情在煙塵中咳嗽的老人,竟接這樣一位老遊民回家住,直到她幫他搞定住所、救濟金、甚至找到親屬。片子也忠實地記錄了兩人之間的衝突,比如琳達太晚回家,老人會擔心碎念,比如老人還是有老人的脾氣,要求這要求那。但琳達也會表達她的不滿,而非鄉愿地照單全收,反而使片子更真誠。老人在電影中曾經這樣對琳達說:「我是藝術家,我可以看見妳的內在,妳有點剛強(Tough),不靠男人....但剛強很好。」 在我看來,她真是既剛強又溫柔,對人的關懷不是工作的一部分,而是她性格的一部分

 

第二則是美國人對於非主流「美國人」在戰時的態度。來美國多年,我深刻的體驗是,其實在美國,就算你有美國籍,但沒有真的融入這個社會,作為一個X裔美國人,還是非常地麻煩,隨時可能面對許多挑戰。比如前兩年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校園兇殺案發生,兇手是韓國移民,這件事情在當時引發的種族仇恨,影響了不少美國的韓國移民家庭,連台灣男同學那陣子都會遇到騷擾,誰在乎你是不是有美國國籍?只要你跟大多數人不一樣,又沒法子捍衛自己,你就活該倒楣。又比如美國這陣子財政困難,第一個被拿來開刀的,就是非美國公民的美國公民子女的福利-就算孩子是美國公民,但是卻不能享受跟一般美國孩子一樣的福利。

 

所以我始終覺得,還是把自己的家鄉建立好才是王道,作為少數族裔,老實說,我認為無論如何立場都是脆弱的。

 

當然片子裡也能看見美國人可愛之處,除了琳達的人道精神之外,老人中心的社工人員也很有意思,雖然初次見面老人就一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態度,但是社工人員卻立即邀請老人來教畫,並且隆重地介紹老人給其他學畫的成員,非常像有些美國人會做的事情,用適切的方法表達對於人的尊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a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